15. 向认知以外的“内在世界”探索: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从本章开始,我们将我们的讨论领域向认知之外拓展,去考察“内在世界”的其他方面。“内在世界”之所以打引号,因为这里使用的是这个词的日常的、非哲学上的意义。它存在于我们身体的“内部”,可以为意识直接“内省地”认识,但难以从大脑中发生的生物过程中解读出来。内在世界主要包括本能、情感、认知等方面。读懂本书之前内容的读者,势必已经理解了,所谓的“外在世界”只是人们先根据自己的感知,拼凑想象出来的一个世界,再想象有一个和这个想象一模一样的“世界”存在于自己的外部。至于脱离认识本身的“外部世界”,我们是没有可能知道的,因此也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

在传统上,内在世界一般被分为理性世界和非理性世界两部分。虽然这种划分有其合理和方便之处,但并不十分确切。我们在认知部分讨论过的相等倾向、泛化倾向甚至对象化倾向等等,都可以引发非理性思考;否定倾向甚至原本就是一个情绪上的倾向,后来才发展成为认知倾向。因此,传统意义上的“非理性”,有一部分被归纳到了本书体系中的认知部分。

以下讨论关于人类内在世界的几个核心概念。

15.1. 认知

认知部分主要负责的是:通过认知运动认识对象、产生想法并对它们进行的纯粹认识上的评判。这里所谓的“纯粹认识”,指的是不掺杂情感和情绪。当然,在实际中,认知和情绪经常共同作用,但为了讨论上的方便,我们首先单独研究认知、单独研究情绪,再研究两者的协同作用。认真的读者读到这里,想必已经对认知部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了,我们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15.2. 意志

意志是在内在层面上支持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动力(从外界层面来主要是必需物质、能量和新陈代谢机能)。意志在较低的层次上体现为本能,主要关乎生存。意志在较高的层次上则体现为主体意识(“我”的意识)和精神。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用的是“体现”这个词,也就是说意志在不同的方面表现为不同的东西,而不是说意志是这些东西的大杂烩。在本书的哲学中,意志是一个单纯而抽象的概念,但不会达到叔本华那种把意志上升为本体的程度,也不会把这些体现直接认定为意志的客体化。关于意志的详细讨论,请见下一章。

15.3. 本能

本能维持负责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和功能。当然,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精神、情感及至认知都可以归为本能及其体现,但为了清楚地划分,我们在本书中使用本能相对狭义的含义,也就是那些和生理直接相关的本能。本能中的大部分机制不受意识的直接干预,比如不借助外部手段,意识不能让膝跳反射不发生,不能压制饥饿感,不能控制血压。通过外部手段,意识当然可能有办法去干预这些生理活动,比如吃降压药可以降低血压,吃饭可以使饥饿感消失。但也并非所有的本能部分都完全不受意识的干预,比如人们可以主动干预呼吸,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完全不在意呼吸而让呼吸自动发生,也可以选择去有意识地憋气,深呼吸,尽量无声地呼吸,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人类所有的本能都能直接“通达”内在世界,人类有很多的本能如果不通过外界的观察研究,就不能被人类所认识和理解。但本能也经常会直接影响内在世界,比如各种激素的分泌情况可以直接从内部影响人的欲望、情绪等方面。

本能中的大部分深潜于意识可以触及的范围(内在世界)之外。在内在世界中,本能主要以意志和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通达内在世界的本能,是意志在较低层次的体现,而情绪正是意志在这种层次得以表现和实现的手段(具体的实现过程还需要认知的参与)。

15.4. 精神

精神是意志在特定的抽象领域较为持久的体现。因此:

  • 精神比意志具体,因为“体现”本身是一个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 虽然精神比意志具体,但精神仍然是意志在抽象世界中的体现,而不是在感官世界中的具体体现,比如“我想吃眼前这个苹果”,这就应该归结于本能而不是精神。

  • 一般来说,只有意志在抽象领域的持久体现才被称之为精神,否则则被称作冲动或情绪。因为精神是意志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一般都说某某精神,比如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反过来,意志作为更抽象的东西,更多的是单独出现,而不是说某某意志: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具有科学精神,但我们说“某某具有科学意志”则是奇怪的。我们当然可以说生存意志和权力意志,但它们事实上也是抽象的基本哲学概念,是哲学家用来强调自己认为意志中重要的方面,而并非像某某精神那样更为具体的东西。因为精神是意志在抽象领域的体现,所以首先就要存在抽象世界中的对象,才能让意志“体现”到这个对象上。如果我们的认知中没有“科学”这个概念,那么“科学精神”也无从谈起了。因此,精神离不开认知:它事实上是意志和认知结合的产物。

15.5. 感觉和感受

感觉是人们通过五感接收的来自外在世界的刺激引发的主观感受。关于感觉,我们之间已经详细讨论过,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触发感觉的任何东西都属于外在世界:判断一个东西属于外面世界还是内在世界,并不取决于这个东西是在我们的身体以内还是身体以外。比如在“我觉得肚子痛”这个例子里,“痛”是内在世界的感受,而肚子里发生的引发“痛”的生理活动则属于外在世界。

感受则是比感觉更为广泛的概念。感受可以来自于内在世界本身。比如我们在回忆一件事情时,就可能有某种感受。当然,这种感受有可能与关于以前某种感觉的记忆有关。感受也可以来自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动”,比如在“触景生情”中,我们当然也有感觉,但感觉仅仅止于“我们看到了眼前的景色”,但之后“生情”的部分就是感觉之外的感受部分了。

15.6. 情绪

情绪一个复杂的东西。因此,我们在这里对情绪不是下一个抽象的定义,而是从几方面来描述情绪到底是什么。从意识内省的角度来看,情绪有以下属性:

  • 情绪是内在世界中的一个反馈系统,它在不断根据结果调整自身的状态(或者说是内部参数)。首先,情绪系统有一个“初始状态”,而这大概和人基本的存在需要有关,比如有营养的食物一般会引起人们愉悦的情绪,而有害的食物的味道和气味则大多令人恶心。这大概是刻在人类基因中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并不包括所有具体的食物,而是压缩成一些“指标”。因此,这个系统并不总能精确地识别出某个食物是有营养还是有害。其次,情绪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它会根据每个事物造成的结果把它们和某种或某些情绪绑定起来,并不断根据新的事实对这些绑定进行调整,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绑定情绪的强度。虽然情绪系统经常受认知系统的影响,但情绪系统的运行并不依赖于认知系统。情绪系统的反馈迭代,更多地是自发完成的。因此,可能有一件事给情绪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比如童年阴影),但认知系统却全然不知道情绪系统受到了这么大的影响。

  • 情绪在内在世界中,有着“居中”的属性:它上可以影响认知,下可以触达生理和行为。首先,我们来说明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我看他不像个好人。这当然有两种可能:一是我看到他就说不出的难受,就好像看到蛇或老鼠的感觉:这就是一种情绪的判断。另一种可能是,我仔细研究统计过好人大概有几种长相,坏人大概有几种长相,并据此得到结论:这则是认知上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认知判断未必就是正确判断,因为所谓的好人、坏人大概没有被严格的定义,而且我也无法完整地认知任何一个统计样本,更何况用泛化之类的认知倾向得出的结论也经常不靠谱。同样,情绪系统的判断也不一定是错的:它毕竟是大量数据训练的结果。然而,遇到新的情况下,情绪给出的判断可能就不正确了,但在这新情况下,认知也未必就不能给出正确的判断(这里的“正确”意为对人最有利的)。但相比认知,情绪还有一个潜在问题,就是和认知系统共同作用时,某种情绪经常被得到不合理的强化:比如一个人总在想一件令他不开心的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就多次输入给了情绪,因此这条数据在重要性就被“夸大”了。这样,对应的情绪就得到了“强化”,这件事情被绑定的情绪强度也不再是在统计上合理的水平上了。

  • 和单纯的生理反射相比,情绪更像一个“总动员系统”。生理反射一般具有局域性和适量性:比如膝跳反射仅局限于膝盖周围的活动,给一次刺激就进行一次强度与输入强度相应的反射。情绪则不同,它会在整体上对一个人进行“总动员”。比如一个人遇到危险时,他会有害怕的情绪。这时,害怕的情绪会把他的整个身体调动到一个适合自卫和反击的状态。

15.7. 情感

情感和情绪的区别,主要在于情感具有长期上的相对稳定性,而情绪则是易变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情绪受激素水平影响比较大,而情感则受到了一些精神的影响。比如母亲对孩子的爱,虽然部分来说是催产素等激素影响的结果,但同样是认知和意志的结果。具体来说,母亲通过对象化倾向把孩子理解成自己原本的一部分,因为孩子和母亲原本是一个对象,出生之后才成为两个对象。相等倾向会对这种心理进行强化,认为孩子和自己是“一样的”,孩子在长相上与母亲的相似也可以对相等倾向进行强化。以上种种都引导母亲把自己的意志“分有”到孩子身上去,具体表现就是希望他好好地生活,得到一切美好的东西。因此,想讨论清楚情感,就必须要先讨论清楚意志和认知。读者可以看出,我们对内在世界分的几类,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我们之所以这样分类只是为了方便讨论。比如精神和情感都是受意志和认知影响的,区别只是偏向的方向不同。我们不能说科学精神里完全没有情感的成分,也不能说崇高的情感里完全没有精神的成分。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精神更抽象,更接近意志;情感更具体,更类似于一种长期的情绪。

虽然感觉、认知和情感(包括情绪,下同)之间相互影响,但感觉和认知对于情感的影响更基础一些,因为如果人们没有任何感觉和认知,那也不可能产生任何情感。情感本身是“盲”的,而正是感觉和认知给它以“输入”,情感运动才得到“启动”。还有不少认知本身就是给情感服务的:这是因为即使在感觉和认知把几种选择呈现给了情感,情感本身只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却并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能得到它,而这就需要认知的帮助了。当然情感也可以影响认知,比如“这位母亲深爱着她的儿子,所以她相信她儿子没有犯罪”。

15.8. 竞出机制

人的内在世界是非常复杂的:那里有很多不同的认知,有可能互相矛盾的情感,但最终人必须要在里面挑出一个实施(在一个特定时刻只能有一个),因此人的内在世界中必须有很多竞出机制。它们之间组成一个树状图:一个小组里的底层的元素互相竞争,胜出者再与其他小组的胜出者竞争,以此类推,直到得出最终的胜出者。这个最终胜出者最终主导我们在一个时刻的认知、情感或行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小组”是动态变化的:并不是说一种认知先与认知这个小组中的其他认知竞争,胜出者之后再与情绪组/本能组的胜出者进行竞争,而可能有一种认知刚生出苗头,就被一种相对强势的情感打压了。

当然,当我们把讨论范围局限在一类内在活动时,竞出机制同样无处不在。我们先用认知领域举例。在思考一件事情时,我们经常会使用几种不同的倾向,但经常会有一个成为主导倾向。这个主导倾向在不同人那里也不一定一样,哪怕他们在处理完全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可能更注重逻辑倾向,有些人则更相信泛化倾向。但这只是说,在他们那里这些倾向胜出了,而不是说其他倾向就完全没起作用。其他的倾向可能被压制,也可能为胜出的主导倾向服务:这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讨论过了。

人们也经常需要在认知(比如日常的“理智”)和情感/情绪之间进行决定。比如认知告诉我现在应该学习,情感可能告诉我现在不想学习,我们最终必然在两者之间选其一(拖延在实际效果中相当于选择了情感,或者更精确地说,是很多次暂时选择情感造成的宏观效应)。因此,竞出机制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很多自己觉得好的想法可能迟迟不能诉诸实践。在具有相同认知的情况下,我们在不同情绪下所做的选择可能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一个人向你寻求一个同样的帮助,在你高兴的时候你可能会欣然接受,但在你烦燥不堪时就可能断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