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哲学何以需要重建?应该重建在什么之上?

《哲学的重建》一书(未完待续)完成已经一年多了,知乎版也挂出来四个多月了。在这一年多里,我继续对书中的观点进入了深入的思考。令我高兴的是,书中的绝大部分观点,在我今天看来,仍然是立得住的。在知乎上回答哲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也尝试去找到一些更好地表达方式,使得我在未来可以对这本书进行全面修订和续写。

在知乎上,这本书原本只是静静地等着有缘人来阅读,我与一些知友之间也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交流,气氛基本是融洽的、令人愉悦的。但在有人提出了如何评价《哲学的重建》? 这个问题后,似乎就引发了“裂变”效应,引来了很多读者,包括一些本不属于现阶段我的目标读者的读者。他们对这本书也提出了质疑:这是哲学吗?即使是,又何以称得上“重建哲学”呢?这个名字听起来何等狂妄?这大概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促使我去进一步澄清关于这本书的一些相关问题,以及对这本书进行续写。希望经过一年多的继续思考,可以把这些问题说得更为清楚。

在本书的上一章中,我叙述了哲学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我想,任何可以客观看待哲学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哲学在当代所面临的困境。然而,哲学为什么会陷入困境呢?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哲学摆脱困境呢?

近代哲学家,比如康德,致力于把哲学发展成一门像科学一样严谨的学问。康德的《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的书名就清楚地被表达了这个目标。然而,这个目标达成了吗?康德的学说作为一个整体,能接受住历史的考验吗?我想任何一个可以客观看待康德哲学的人都应该承认,他的这个目标并没有达成。

2.1. 自足的哲学不能建立在任何科学假设的基础之上

康德的时空观与相对论的时空观是直接矛盾的,这直接挑战了他的先验感性论。我们当然可以说,康德因为有历史局限性,所以他不可能不犯这样的错误。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康德的时空观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他的时空观直接继承了牛顿的时空观。而这样做,他就把他的哲学体系建立在物理学的假设之上了。当牛顿的时空观被认为是有局限的时候,康德的先验感性论就必然会受到挑战。然而,牛顿的时空观即使受到挑战,它在很多重要情况下仍然是很好的近似,这使得它所受到的冲击并不是那样得大: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继续应用牛顿力学,使用牛顿的时空观进行思考。然而,对于康德的先验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如果时空作为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竟然随着经验发生变化,那这怎么能被称之为“先验”呢?

以上的讨论揭示了哲学在当代之所以尴尬的一个原因:如果一个哲学体系默认了来自于物理学或者其他学科的理论的正确性,那么哲学就成了一种相对的学问。这种哲学也因此失去了它本身自足的根基:虽然在诞生之日看起来似乎不存在问题,但随着其他学科的发展,那个默认的根基可能就被撬动了,而建立在那根基之上的哲学体系就必然会出现问题。而这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哲学知识直接被认为次一等的、位于从中借鉴了理论的学科之下的知识(因为就这个事件而言,那门学科影响了哲学,而哲学却没有影响那门学科)。这不仅造成了哲学的尴尬,而且引发了哲学的危机。

因此,从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知道,要建立一门具有自足正确性的哲学,就不能在哲学中想当然地使用来自其他学科的假设:比如线性时空本身就是牛顿物理学的假设。对于当代的我们,有没有那样的假设呢?下面我就来讨论一下。

  • “意识的产生和意识的活动最终可以被脑科学等自然科学完全解释”就是这样一个假设。这种想法事实上来自于一种泛化:既然自然科学规律可以解释天上地下的几乎所有问题,那它也应该可以解释意识的产生和意识的活动吧。然而,我们从来没有关于“意识的产生和意识的活动最终可以被脑科学等自然科学完全解释”这个命题的严格证明。因此,这个命题只能说是一种假设,虽然这个假设很可能是正确的。然而,当代人看待这个命题的正确性概率,和康德时代的人看待牛顿时空观的正确性概率,哪个更大呢?

  • “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也是一个这样的假设。我们虽然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去说“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也没有任何关于“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的证明。虽然有科学家去测量大脑活动与对应的意识谁先谁后,但意识事实上是一个主观世界的存在,应该如何测量?难道大脑的一系列活动就只对应一个单一的意识事件吗?主观世界中的意识活动就一定没有类似于大脑活动的那种复杂性吗?如果在科学上没有得到关于意识和大脑活动的确定关系,认为“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或者说“自由意志是复杂系统涌现出来的现象”也同样是一种猜想。

与此类似,其他的一些科学假说,比如进化论和宇宙大爆炸理论等,都不能作为自足的哲学的基础,不论它们在当代的我们看起来正确的可能性有多高。

2.2. 路在何方?来自自然科学的启示

读到这里,肯定有读者会说,连这么可信的科学理论都被你怀疑,那我们岂不是什么也建立不了了?还真不是这样。我们不妨考察一下科学中各学科的关系。

  • 从还原论的角度来说,物理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比如我们要研究生物,发现如果要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那么生物的基础是化学,进一步深入会发现化学的基础是物理学。这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所有客观世界(严格的说应该叫经验世界)里的东西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如果我们研究明白了基本粒子,进而研究明白了原子和分子,那进一步研究其他东西就只是推导和计算上的问题,只是这些推导和计算可能会复杂到无法完成。当然物理学也不一定非要从基本粒子开始,我们也可以描述宏观对象的物理规律为基础,通过研究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通过推导和计算来研究其他自然科学关注的复杂系统:只是在这里我们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些推导和计算可能会复杂到无法完成。从还原论的角度来说,社会科学也可以归结为物理学,但是在目前的发展程度下,这在实际使用上,是基本不可能的。

  • 以上说明了“物理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这个论断在还原论上的合理性。但除了这种合理性,剩下的基本都是不合理性。我们只要看看大学里各个学科的课程设置就知道:学医学的以生物为基础,但不会学非常深入的生物知识,化学就比较少了,物理学基本就不怎么学了(一些交叉学科除外,如医学成像);学生物的,一般化学基础会学得多一些,物理就也学得比较少;学化学的,物理一般就会学得多一些了。我们也很少见到哪个人,为了学生物,先把现代物理学到精通,再在这个基础上把现代化学学到精通,最后再去学生物。虽然这条路看起来很“科学”,但对于学习生物,这恐怕不并是一条很好的路,因为在你学生物之前就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打基础,等你再把生物学好再去研究生物的时候,你的大脑已经不是那么年轻,创造力可能也降低了。况且,在那条路上,你可能早就把兴趣转向物理或化学了。

  • 这看起来就有点儿奇怪:如果医学的基础是生物,生物的基础是化学,化学的基础是物理,那学医学的人不精通物理,那不是没打好基础吗?这样怎么能够学好医学呢?所以,此基础非彼基础。科学从伽利略、牛顿那个年代就被建立起来。牛顿虽然连原子都不知道,但他做的有关自然科学的工作到现在也仍然是科学的。林奈对物理学的了解就更少了,但是他做的也是科学。

所以,虽然还原论是一种讨论基础的角度,也是一种具有合理性的角度,但是科学研究中一般只有限地运用还原论,即把这个学科的问题归结到这个学科的基础上就可以了,而不是不停地往前归结。事实上,不停地往前归结不仅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性,而且会带来更大的问题。比如我们一直归结,归结到分子,原子,基本粒子。你再继续向前问:基本粒子到底是什么?这种问题基本没有人能回答你:我们可以描述基本粒子所遵循的规律,但难以回答“基本粒子是什么”。

虽然我们在今天看来,很多自然科学推断好像“显然是对的”,人们也达成了很多“科学共识”。但哪个时代的人不是这样呢?所有时代的人都有很多他们以为一定没有问题的共识,但在之后的发展中,可能却被证明是错的。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在试图建立更好的理论,并经常推翻以前的理论。然而,现象不会因为我们提出了什么理论就发生变化。原始人看半截插入水中的直杆是弯的,我们今天看起来仍然是弯的,虽然人们对它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多次根本的变化。因此,现象才是根本的基石,而不是任何通过现象推测出的推断。

2.3. 现象才是衡量一切理论的准绳:任何理论,甚至逻辑本身的权威性都继承自现象

看来,科学作为一种大获成功的学问,所采用的方法并不是层层追问,而事实上是一种研究范式:就连最基础的物理学都不能例外。那么,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最不可否定的是什么?自然科学为什么会令人信服?它的权威性来自于哪里?

自然科学的目的是解释自然现象。这就决定了,自然现象的权威性(或者说是不可置疑性)在自然科学中高于任何原理。不管一个理论被捧得如何高,也不管它是牛顿提出的还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只要它与哪怕一个自然现象不符,它就会被质疑,也理应被质疑。因此,原理在科学中永远不是第一位的:它的权威性继承于现象的权威性,比如它们可以解释各种现象甚至预测现象。它们能解释的现象越多、违背的现象越少,那它们的权威性就越强。这是人们对一个理论进行评判的具体体现,这种评判背后事实是人们的认知倾向(关于认知倾向的讨论是《哲学的重建》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自然科学是建立在以下事实的基础之上的:给定充分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现象是可以重现的(就理论可以描述的那一部分而言,也就是说可以是统计或概率意义上的重现),而不同的人对于这同一现象的观测,至少在语言的层面是可以达到共识的。而这一点,并不是我们可以先验可以知道的,而是来自于对现象的归纳。在这种情况中,现象是经验世界中的现象,或者可以直接说是来自于经验感觉。

谈完了自然科学,我们再谈谈数学,而数学是可以建立可靠知识的典型学科。数学的目的是描述数学世界中的现象,而数学世界中的现象事实上是大脑构造出的现象。虽然它是一种构造,但这种构造过程具有可重复性,即使在不同人那里也是如此(至少在使用数学符号交流的层面)。一个几何学老师在教授学生几何学时,事实上是在引导学生自己在大脑中进行几何构造。而如果学生进行的构造与老师的描述在各个方面都一致时,学生就明白了这个几何构造(比如说是一个定理)。但这种可重复性并不是我们可以先验知道的,而是从现象中归纳得来的。在这种情况中,现象就不来自于经验感觉,而是来自于大脑的构造,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抽象建构。

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现象,比如语言中的现象,社会中的现象,甚至梦中的现象、电子游戏世界中的现象。因此,一套解释体系的权威性继承自它能成功解释的现象,而究竟是经验说了算还是理性说了算,则取决于现象本身的属性:它究竟是来自于经验的现象,是来自于理性建构的现象,来自于想象的现象,来自于本能的现象,还是来自于情感的现象,等等。在认知的领域内,把不同属性的现象分别归类,把具有某些相同属性的所有现象组成一个集合,就构成了“多重世界理论”。这个理论使得我们可以清楚地讨论问题,避免在任何地方引入辩证法:如果有任何模糊之处,多重世界就可以更一步分裂,直至没有为止。虽然在本书的陈述中,多重世界理论在很靠前的位置,但它并不是本书的基础理论: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观”,或者者说是“看待方式”,而这种“观”事实上来自于认知倾向公理(在本系列的后续文章中会详述)。

“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被用一组简洁的原理来完全解释”,这事实上是一个人们从各种经验中,后验建立起的一个命题,在目前严格来说还只是一种信仰。我们事实上是先发现了可以解释多种现象的理论,然后才确认这种理论是真的存在的。或者说,我们建立这个信仰的路上,较多地使用构造性证明,而不常使用存在性证明:我们至今也无法证明“大统一理论”是存在的。如果它真的存在而且可以被我们发现的话,我们估计在未来也会是先发现大统一理论,在各种情况下验证它,然后才会确证它的存在性。

进一步说,甚至逻辑本身的有效性都来自以下信念:当我们正确运用逻辑时,得到的推理结果与现象一致,或者更精确地说,对于任何要解释的现象,都存在一种“概念世界中的逻辑模拟”,使得以观测来建立“现象”和“逻辑模拟”,这种“逻辑模拟”同构于“现象”。当然,上面这个信念或者说是条件过于强,我们今天还不能让任何现象都满足这个条件,但任何已经被科学成功解释的现象,都满足这个条件,而在今天,这种现象已经足够多了:这使得我们越来越坚定这种信念。

因此,逻辑的有效性,本身就是人们在应用逻辑去解释现象的过程中,所归纳出的结果。逻辑这种强大的有效性,原始人是不相信的,因为他们从未见过逻辑的真正威力。因此,逻辑的普遍有效性并不是人们先验知道的,而是从经验(包括思维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逻辑这种思考方式也是来自经验的: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是人的天赋,或者说是先验能力(在本书中的表达是“认知倾向”),但对这种先验能力的广泛适用性、无误差性则是从经验中归纳出来的

因此,把逻辑当成哲学中最可靠的东西,事实上是本末倒置了。我们事实上也在各种现象中,不断地检验逻辑的正确性,发现逻辑本身的规律,包括逻辑的局限性(逻辑不能做什么,比如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所说的现象)。这样,我们发现,我们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熟悉逻辑,把哲学建立在逻辑学假设上,事实就像把哲学建立在物理学假设上一样,并不是牢固的

2.4. 哲学重建的目标

现在我们就可以来谈谈什么叫哲学的重建,为什么要进行哲学的重建了。既然是重建,就并非是全新的东西,而是要继承一定的传统。但我并不继承哲学中存在的一切东西,且是继承那些我认为哲学最应具有的理念。

  • 哲学应该具有普遍广泛性。在我看来,没有普遍广泛性的学问是不能被称为哲学的。一个哲学体系应该是一套海纳百川的体系。这并不是说,哲学要另行发明一套方法,去解释科学已经成功解释的东西:我们不需要那种更差的解释。我指的哲学的广泛性,指的是哲学体系不光可以蕴含所有现象,也蕴含一切的科学理论:如果它在未来能容纳新发现的现象,新创造的科学理论,那就更完美了。在这个体系中,解释那些自然现象,仍然是与其对应的自然科学的工作。哲学提供的,是所有“子模块”的正确位置,以及研究子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它们进行统一的解释。

  • 哲学应该具有“自足性”。哲学并不建立在任何隐藏假设之上,比如不能想当然地建立在一个科学假设之上。所有的假设必须明确表达出来(比如假设逻辑是有效的)。我们甚至可以对假设进行“参数化研究”:不承认任何假设能得到什么,承认少数几个假设能得到什么,承认更多的假设能得到什么。如果哲学有了自足性,那么它从整体而言,就不会依赖于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有些“假设性分支”可能在将来会被证明为无意义的。

  • 哲学的“统一性”和“传承性”。叔本华说:“哲学是长着许多脑袋的怪物,每个脑袋都说着不同的语言”。这种情况极大地妨碍了哲学的发展和哲学学科内的合作:我们难以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从有问题的东西之中提炼出来,整理成系统并传承下去。自然科学之所以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它具有这样一个提炼、整理和传承的系统有关。以上两段中的理念事实上继承了康德要把哲学科学化的研究精神。

  • 敢于承认“不知道”。这一点就直接继承于苏格拉底了。苏格拉底的一个优秀品质就是如果他不知道一个东西,他就承认自己不知道。这和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苏格拉底之后的哲学家,就很少真正地具有这种品质。不少哲学家甚至可以说有一些“独断”的气质,以致他们表现的不像哲学家,而更像是智者了。而那些“独断的论断”给哲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些论断往往是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的。在这一点上,很多科学家都比哲学家做得好,哲学家是否应该继承和发扬这本属于哲学的品质呢?

  • 哲学应该立足于现象。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哲学应该立足于逻辑,立足于思辩,应该追求本体论解释等等。这些东西似乎成了把哲学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标签”。在我看来,这是极有为问题的。哲学的首要目的是对最广泛的事物提供解释,是不是非要使用什么具体方法去解释(当然我们在解释时需要知道我们到底在用什么方法,并把它作为假设明确指出来)。

2.5. 哲学的重建应当以现象为基础:兼论如何彻底清除怀疑论

科学家不会因为要维护自己的理论去否定现象,哲学家同样应该做到这一点。哲学家事实上应该认清:他们讨论的一切概念均来自于现象。他们从现象中分析出了主体和客体,从现象中分析出了先验和后验。我们在谈论一个苹果时,如果脱离了现实中的观测现象,它事实上就成了想象中的苹果,只是我们以为那个想象中的苹果真的对应一个“现实中的苹果”而已:而这事实上就成了“基于想象的想象”(这仍然是思维世界中的现象)。事实上,康德说的自在之物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如果立足于现象,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怀疑论也不会摧毁我们任何真正知道的东西:它能摧毁的只是附着于我们真正知道的东西之上的假设。因此,我们只要把我们的认知建立在我们真正知道的东西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并且明确什么是我们真正知道的,什么是假设,那么我们的认知体系就无法被怀疑论所摧毁。(以下讨论来自这篇回答:如何寻找一个反彻底怀疑论方案?)

怀疑论之所以显得强大,是因为我们的思维经常会误入语言的陷阱:在语言里,句子比篇章更为根本,字词比句子更为根本。这就引导人们去认为:我们必须先理解了字词,然后才能理解句子,之后才能理解篇章。然而这事实上并不符合人的认知过程。我们要描述眼前的景象,需要一部分一部分描述,但这个景象事实上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我们的:语言中的描述顺序并不是我们的认知顺序。

下面以“我看到一个苹果”这个句子为例,来详细说明一下什么是无从怀疑的现象,什么是可以被怀疑的假设。

  • 我在说“我看到一个苹果”这个句子时,我表达的事实上是一个整体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不容否认、不可怀疑的。这句话的意思事实上是,在视野中有一个对象呈现(在视野中分辨出对象事实上是大脑处理的结果),而那个对象呈现的外形特征和以前我见过的苹果很相似。具体来说,我根据以前见过的诸多“现实中的苹果”抽象出了苹果的概念,大脑使用某种算法对大脑中的概念和和视野中的那个对象进行匹配,结果是与“苹果的概念”匹配成功,这样那个对象就被我“识别”为苹果。

  • 这并不意味着我要说“我看到一个苹果”,我就必须先去认识什么是我,什么是看到,什么是一个,什么是苹果。对于那个作为对象的苹果,我事实上只看到了它的一面。我并不知道它的另一面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吃起来口味和口感如何,等等。它完全可能是大半个苹果,它的后面也可能是方的,只是从我的角度来看和一个整体的苹果没有什么区别;它完全可以是一个非常逼真的、但不能吃的苹果模型;它完全可以是全息投影,也就是说那里并没有什么东西(空气除外)而只是从那里来的光线与苹果反射的光线一模一样而已。我也不需要理解什么叫“看到”,比如“看”究竟是眼睛发出触须感知到的结果,还是反射光达到眼睛所引发的结果,比如眼睛、视神经和视觉皮层等身体构造的工作原理。古人并不知道这些知识,甚至拥有很多错误的知识,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去说“我看到一个苹果”(假设那个地方有苹果),也不会在任何程度上损害他们认识到的这个现象的不可否认性。至于“我究竟是什么”这种难以讨论清楚的问题,那就更是不需要知道的了。

  • 因此,“我看到一个苹果”是一个简单的、纯粹的、不容怀疑和否定的现象。一个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婴儿去理解这个现象也没有任何困难。婴儿理解世界,是从一个个纯粹的现象入手的,之后才以他认识到的各种现象为基础,抽象出了“我”、“看到”和“苹果”这些概念。这些现象忠实地呈现自身,没有任何可以被否定的余地。“半截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就是一个纯粹的现象:即使我们发现了那个筷子事实上直的,我们仍然需要用折射定律来解释它为什么看起来是弯的。如果不能解释,那就是理论的问题而不是现象的问题。就算一个人产生了幻觉,我们也不能去否认幻觉这种现象本身,而必须去解释他为什么产生了幻觉,以及幻觉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 然而,我可以去否定和怀疑我的解释模型和我的一些“合理构想”。比如我通过我以前的经验,来想当然地认为这个苹果的后面和前面形状大体上是一致的,颜色也大体一致(更有经验的人可以去猜测我看到的是苹果的阳面还是阴面,从而预估出没看到的那面的颜色):这些都是我们通过泛化来完成的,或者说只是猜测而不是实际观测。我可以给这个苹果加上“物质性”和“实在性”,但这些性质并不是我们用任何手段能观测到的。如果很多人都观察到了这个苹果,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苹果具有“客观性”:这是一个从现象中得到、不可否认的性质。但我们没有必要非要同时加上“物质性”和“实在性”之类的假设。虽然我们使用物质性和实在性之类的假设,可以得到一个更易于理解的世界模型,但那个世界模型并不因此就是一定正确和不容怀疑的。

所以我们事实上可以建立一个不容怀疑的认识方案。在这个方案里,我们从纯粹的现象入手,只承认现象自身的不可怀疑性。然后在此之上,我们再去研究我们怎么形成概念,形成各种概念时都使用了哪些假设。这个过程也无法被怀疑,因为所有的假设都已经被明确地表达出来了:去质疑一个假设可能不是真的,那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我们可以研究在不同的假设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论建构,再对这些不同理论建构进行评判。

因此,怀疑论真正怀疑的是你的认知模型和“合理假设”:这些怀疑事实上不针对实际生活的任何方面,也不应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你看到了一个人”,就是一个纯粹的、不容否定的现象。“你在不同时刻看到了被你识别为同一个人的人”,也是不可否定的现象。由此你得出,下次我见到他时,他还是大致的样子,也是通过泛化倾向得出的合理推断:这当然只是推断,说不定在你下次见到他之间他整容了,破相了,甚至在你们上次见面之后不久他就遭遇不测了。不管是笛卡尔恶魔还是缸中之脑,对这些现象不会有丝毫影响(它们的构想原理事实上就是保持现象不变)。所以怀疑论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它的结果不恰恰与严密分析给出的结果一致吗?怀疑论真正要纠正的是:我们进行了假设和推断而不自知的状态。之所以很多人会对笛卡尔恶魔和缸中之脑产生恐惧,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他们的“默认假设”和这些听起来非常奇怪的假设在效果上没有什么区别。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非要去选择去坚信那些无法被证实的假设呢?如果我们能够把所有的假设都当作并仅当作假设,把它们明确地说出来,那么怀疑论就无可怀疑了。

2.6. 小结

虽然对于哲学的重建,我似乎可以无穷无尽地写下去,但我想这篇文章在这里结束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读者看到这里,应该大概理解了我为什么要重建哲学。当然,这算不算重建哲学,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具体如何重建哲学,我们以后再谈(这个系列着重谈一些在目前的《哲学的重建》文本中没有被足够强调的东西)。当然读者也可以直接选择去阅读《哲学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