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为什么清北等优秀大学的优秀学生都不承认自己优秀?

既然“优秀”是一个可分级的形容词,要判定是否优秀就得看和谁比。除此之外,还涉及在哪方面比。

有的人根本没有实力却觉得自己比谁都强:这种人尚未达到理性,无法客观地评判自己。他们觉得自己优秀,那只是他们的想象,而不是现实。

有的人认为自己比周围邻居家的孩子优秀就算是优秀了。这种孩子就可以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

有的人觉得自己可以很快学会并灵活运用书本上写的知识就算优秀了。这种人如果再努力一些,细心一些,就很可能会考上清华北大。

在一个旁边都是优秀人才的环境里,比如在清华北大里,竞争变得残酷。以前觉得自己优秀的人和这个环境中其他的人相比,可能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

然而,这还只不过是刚刚开始,因为上面这些比较对象都是你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人,还只涉及学习知识而没触及到创造知识。真正让人有压力的是那些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接触到真人、而只能在书本或生活中间接认识的人。比如通过阅读本领域大牛的论文,你从他提出的新的、巧妙的方法可能就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

然而,放眼整个人类历史,你们领域那个大牛可能连个三流人物都算不上。当你看到高斯、欧拉、伽罗瓦、拉马努金那种天才的工作时,你虽然努努力也不是就学不会,但你可能永远也无法想明白他们当时是怎么搞出这套东西的。一个高中生看到牛顿的定律可能觉得不过如此,但如果你试试去想把自己放到当时那个年代,自己找到可以描述所有机械运动的逻辑化、数学化的表达,并经常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就随手发明出一套数学方法,你才会感到那种遥不可及的差距。像爱因斯坦那种现代顶级学者的思维,更是大部分人一辈子无法理解的。

再看看技术方面。我们每天都用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一个人可能觉得他可以把一个游戏玩得很好就很厉害(当然就这个意义来说确实很厉害),但这个游戏是怎么开发出来的?使用的编程语言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操作系统又是怎么开发出来的?底层的硬件呢?决定半导体元件如何工作的物理学原理呢?原来,在很多我们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东西背后,都有着你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的东西,都包含着可能给你一千年你也想不出来的奇思妙想。

即使你在某个方面真的达到了顶尖水平,你也必然有不擅长的领域,有你无法理解的奇思妙想。如果我们选择不去坐井观天而是去放眼整个天空,而且对自己有高标准的要求的话,我们必然要承认自己在很多方面还不够优秀。

但这并不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理由。他真正应该想的是,在给定自己各方面条件的情况下,他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有独特优势的东西,并使用它们去最大化自己为自己、他人和社会产出的价值。关于这一点,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阅读:天赋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