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学习哲学需要学习哲学史吗?

任何学科都有它的历史,也都有专门研究它的历史的学者和研究方向。然而,对于其他大部分学科而言,我们在介绍这门学科时,并不是非要讲它的历史不可。就算我们把“牛顿”从运动定律的名字中除去,也不影响我们理解他三大定律的内涵和逻辑。然而,哲学却不是这样。虽然对一个仅仅以在某一哲学细分领域发文章为目标的“哲学家”来讲,哲学史是可有可无的:虽然多扯上几个古人看起来可能会锦上添花,但没有的话也不影响文章的基本内容。对于真正把哲学作为一种思维诉求的人来说,却远远不是这样。

哲学的特殊性在于,任何一个现有的哲学体系都很难说可以容纳以前所有哲学家思想的精华。甚至一个现代哲学家,也很难客观地、平等地看待历史上所有的哲学观点。原因很简单:没有一个最终的标准。

  •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用牛顿的方法以及它们后续的发展和完善,来客观地验证牛顿的每一个论述是否正确:物理学家对此不会产生分歧。物理学家可能会对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的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但对于已经成为经典的部分,通常并没有异议。这种方法,已经让自然科学家很好地整理前人留下的成果:比如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比如发现了一种更简明更清晰的简述方法。这样,科学家们不仅仅提炼出了前人知识中的精华,而且浓缩了这些精华,使我们可以用更高效的方式去学习这些知识。比起历史上的弯路,我们走了一条捷径来学习这些知识。

  • 哲学则不同:我们并不知道哲学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有个会强调逻辑的重要性,然而,逻辑的重要性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在逻辑背后就没有更本质的东西了吗?给定任何一个标准,哲学都会去问:为什么?甚至去问:人为什么会去问为什么?这使得哲学作为一个整体,难以建立在一个公认的、稳固的基础上。正因如此,哲学家本身也很难有一个真正客观的视角:他奉为圭臬的东西并不一定有他以为的那么有价值,他弃之为垃圾的东西也不一定就真像他想象的那么不堪。至于不同哲学家之间的共识,那就更难了。有人认为这个观点很好,有人认为这个观点没有价值,但可能谁也说不服谁。那面对这样的东西,我们如何用一套像科学那样的体系客观的、严谨地呈现出来呢?在形式上做一套那样的体系倒是不难,但谁能保证公正性,谁能保证没有遗漏真正有价值的思想?

因此,我们与其搞这么一个体系,还不如去看看哲学家本人是怎么说的,虽然其中可能存在大量在今天看来不合时宜的观点。如果我们抱着“他连地球是圆的都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去看那些哲学书,可能是根本就看不下去的,也不可能挖掘出其中的精华(公平地讲,现代的人以非常廉价的方式获得了”地球(大体上)是圆的“这条知识:这知识不是他发现的,一般人也没有能力去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这条知识)。但如果没有自己的判断力,一味的吹捧某个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以学生的心态谦虚地接受那位古代哲学家的所有观点,那更是可怕的。建立好的判断力经常需要非常严肃地去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柏拉图在他的学园门口写着”不懂几何学者禁止入内“,那在当代,我们是不是应该换成“不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等)者禁止入内”?

在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建立起自己判断力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就买本哲学史读一读。如果这本哲学史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写的,那读这本哲学史可能确实比我们自己去阅读原著好得多。然而要真正了解一位哲学家,我们就必须要读他的原著。举个可能不恰当的比喻:一个智商100的作家给一个智商200的哲学家写了个介绍,你相信他能真正“理解”了哲学家的思想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出来吗?如果真的可以的话,哲学家本人为什么不那么做呢?

有兴趣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探讨的读者请参考《哲学的重建》的前言:“在当代我们还需要哲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