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哲学在今天是否有很大的困境?为什么?

任何一个可以客观看待哲学发展的人都必须承认,哲学在今天的确面临很大的困境。这门学科在今天远远没有达到它的目标,也远远没有实现它应有的社会功能。

前几天和知友“傻子”在他的一个回答的评论区中相谈甚欢。我想这种愉快交谈的基础是:我们都真正关心哲学,都希望哲学变得更好。现在哲学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但有一些人说它很好,因为他们天天给它会诊,写了几千页的病志,已经做到最好了,它也不可能得到更好的医治了。这些人像是某些只想从病人身上牟利的医生,病人要真被治好了,他们反而没有什么可干的了。真正关心哲学的人却总觉得它应该更好。即使看起来治好它的希望非常渺茫也不甘心放弃。虽然当今打着哲学旗号的人并不少,但有不少人只是沉迷于它往日的辉煌,另外还有不少人想在这个濒死的人身上再扯下点肉来去满足自己的利益,真正为它的未来着想的人并不多。

那么,导致哲学在当下的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呢?有没有可能去解决这个困境呢?我下面就以和知友“傻子”在评论区中的交谈为基础,来试图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次交谈源于知友“傻子”表达了他对哲学的困境的感受和思考:

最近却是对哲学的前路感到迷茫,自从我们把大部分使命分放到各种学科后,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逻辑学有数学作为自由抽象的发展,这几乎是穷尽了人类理性的巅峰(当然, 可以说分析哲学还有一点自留地, 但在我看来已经是慢慢被人工智能和逻辑学取代了),形而上的课题被完全放到了科学,理论物理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更加系统完备(特别是康德的纯粹批判指出人类理性极限之后) 对自我的认知和认知论更像是一个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的课题,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的基础指向生产力和传播学(目前来说,越能传播,越是激发群体正义感的事物大于真理本身,而这是完全偏离哲学的)。 那么哲学除了翻一番历史,玩一玩属于小部分人的文字游戏,还剩下什么呢?(当然,自身的审视和提升很重要,但我相信哲学应该有一个更为强力的呼求——用我们的意志改造, 印证,这个世界) 或者说,到了这一步,什么是哲学,又因着我们语言的极限,怎么样做哲学才不是文字游戏?我们该如何回应这个时代的应求?

他很好地表述了当下哲学的困境。那这个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对于这一点,现代哲学家无论如何也脱不开干系。我这里并不是想攻击谁,只是想说:如果面对一个走向衰亡的帝国,所有人都说自己已经做到了最好,那是根本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所有人都那样认为的话,那个帝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复兴。想要复兴,就必须揪出问题去改正,无论在一开始有多么难以令人接受。

在我看来,哲学的困境来自于:1)从业者对哲学的目标认识不清;2)一些流毒甚广的刻板印象严重阻碍了它的发展。

36.1. 哲学不能被逻辑所限制

首先,对哲学最大的刻板印象,来自于对逻辑和语言无休止的精确化诉求,好像在达到这一点之前,一切哲学讨论都是无意义的。对逻辑和语言的精确化诉求当然是好的,数学、科学和逻辑学从中获益无穷。语言当然也是越清晰越好,可是过于强调它就有了问题。首先,语言的完全明晰性本身并不是哲学的前提或首要任务;其次,追求自然语言的完全明晰性与自然语言的性质本身相违背。我们可以在自然语言的一个子集上获得完全的明晰性,但那对于哲学来说又怎么样呢?对于那些不明晰的东西(必然存在)难道就视而不见了?它们即使在以后可以被明晰化,当前这个不明晰的“版本”难道不也是客观存在的?哲学难道不是应该对所有的东西都不偏不倚地看待?在哲学中无限度地夸大逻辑精确和语言明晰的重要性,事实上扼杀了哲学。

完美逻辑符合人的理性审美,因此是(理性的)人们所追求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逻辑的东西(特别是某个特定体系里逻辑的东西)才是真实的,甚至不意味着这样的体系可以达到: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正说明了(足够复杂的)数学不能达到纯粹演绎。哲学要包含数学,当然也不可能达到这一点。但哲学如果能达到数学那种精确性不也是极好的吗?或在退一步说,如果它能达到物理学、化学、甚至工程学科里面的那种精确性,那不是也仍然是很有价值的吗?在很多自然科学中没有完美的逻辑系统(比如物理学中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矛盾),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差,但这不妨碍它们是有价值的。

然而,逻辑(暂时)无法描述,或者从根本上不可能做成一个完全演绎的系统,并不妨碍现存现象本身的存在,也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对它进行任何解释了。既然无法达到完全逻辑化,那我们就可以试试在逻辑这儿稍微松驰一点,看看解释范围能不能扩大。

哲学毕竟是要为世界提供统一解释的学问,仅仅在一个点上或一个范围内达到精确并不能实现它的目的和存在价值:科学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哲学根本没有必要追求在科学之外为现象提供另一种解释,因为科学已经提供了最好的解释:哲学要容纳一切,首先就必须要能容纳整个科学,而且是以其本来面目去容纳,而不是某种粗糙的、似是而非的简化版。试图把哲学和科学对立起来不仅是门户之见,而且可以说放弃了哲学真正的目的而仅仅满足于在其他学科之外的“三不管”地带存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三不管”地带越来越少,以致于哲学看起来都快没有立足之地了。事实上,情况根本不是那么糟糕:局限哲学家自己的正是他们自己的视野。哲学本来就应该是海纳百川的东西,而不是把好东西都排除出去,然后去对着那些东西羡慕嫉妒恨。因此,科学的发展并不是把哲学逼到了死角,而是为它提供了大量新发现的现象、新提出的想法,为哲学家的进一步思提供了广阔的素材。把哲学家逼到死角的,是哲学家自己的格局和思维局限。哲学在当今情况下面临的应该是更大的机遇和挑战,而不应该是不可遏止的没落。

在哲学中,不应该有任何未经论证就占据统治地位的“僭主”,即使是逻辑也不行。哲学必须要客观地讨论逻辑本身的局限和适用范围,并在哲学体系中给它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对于科学也是这样:哲学必须给所有科学都在哲学体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它不能因为对哪种东西喜爱就刻意去抬高它的位置,对哪种东西讨厌就刻意去贬低它的位置。逻辑这个“僭主”,为了提高哪怕一点点精确性,就选择去放弃哲学的大片领地。这样,哲学失去了维度,而没有维度就没有哲学。为了完全精确性去放弃了整体视野的哲学是狭隘的:它忘记了哲学最根本的目的,而沦落为了逻辑学的一个分支。这从根本上来说是一条错误的路,而这条路的结果在它发展之初就是可以预见的。

36.2. 一味追求“正确”带来的偏见

逻辑这个“僭主”,给哲学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正确”的执著,特别是在某一特定逻辑体系下的“正确”的执著。这事实上不仅仅是很多“哲学”的偏见,而且可以说是整个当代社会最大的偏见。

在这种对“正确”的追求中,人们的视野被局限了。他们忽视自己经常犯下的种种错误,而仅仅把眼光聚集在那些“正确”的东西上面。一个小学生会把题做错,一个科学为了解释现象,经常在提出正确理论之前提出过很多错误的理论:但这些东西经常被统统认为是无价值的。这甚至可以说是时代的悲哀,因为那些“正确”的东西,一般来说正是在对那些“错误”的东西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慢慢得到的,是一个“收敛”到的结果。如果去强迫所有的思维都“符合逻辑”,那么人脑就退化为了一个速度慢、内存小(硬盘可以很大)的“计算机”,完全失去了它的优势:创造力。这样,那些被认为是正确的、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永远都不可能被创造出来,永远都不可能存在。

自然科学之所以让人尊敬,正源于它的谦卑。它从来不说哪个现象是错误的,而只是去解释现象。如果有不能解释的现象,它只会承认自己的理论有问题而去改进自己的理论,而不管那个有问题的理论在逻辑上有多自洽、形式上有多完美。如果哲学自傲地认为,除了“逻辑”的东西都是不值得研究的,那它就把自己置入了一个“镜中之镜”,最终既达不到哲学本身的目标,又会招来别人的嘲笑。一面镜子再好,它也只是镜子而不是哲学真正关心的整个世界。如果哲学把自己的关注点局限在镜子中(可以是逻辑,也可以是语言),并尝试用镜子去研究镜子,最终会达到一个什么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分析哲学的问题就在于用逻辑把哲学逼上了梁山,失去了维度(当然它有各种各样的优点和值得人们敬佩的地方)。这种行为是用理想来指导实践,而不去正视实际情况。这就像,如果我们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那么世界上是存在魔法好,还是不存在魔法好呢?我想人们基本都会认为存在魔法比较好。但我们不能用这种思维上的偏好去直接指导实践,去一味地在现实生活中追求魔法而不顾自己真实看到的一切。如果我们从根本上无法认识本体,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这一点,而不是觉得只有这才是自己的理想:这和一个人以魔法学为毕生理想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科学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我们可以(大概率)确定的东西,我们就要承认这一点,而不要再去试图(在大概率的意义上)否定它。哲学的目的是明了世界,而不是蔑视规律地去操纵世界去让它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36.3. 哲学不能沦为科学的附庸

在很多人看起来,现代科学好像无所不能,哲学因此也没有了地位,因为把所有东西都交给科学就行了。这样,与其研究哲学,不如研究脑科学。这种说法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上是一种暴论。原因就在于,其他学科和哲学一样,也是人脑的思维得到的结果。那为什么没有人说:在研究清楚脑科学之前,我们就不能研究逻辑、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甚至脑科学本身?难道有任何学科的知识不是人的主观活动的结果吗?

认为在完全搞清楚大脑机制之前就没能搞出有意义的哲学,是对哲学本身不负责的表现。这就好像一个人认为在搞清楚量子力学之前就搞不出经典力学一样荒谬。用脑科学去解释哲学问题,就好像是要先把量子力学完全搞清楚,然后在此之上把统计完全搞清楚,最后再推出经典力学原理一样。这是一条路,但这并不是唯一可能的路,甚至我们仅仅去走这条路的话甚至可能根本无法找到终点。目前在无机物世界里,物理学家都开始倾向于接受“More is Different”的观点,何况人的意识呢?即使人的意识活动完全符合物理规律,那也不意味着仅仅从物理学基本原理,我们就能推出意识的存在性。至于预测意识的行为,那就更难了:人脑如果是一个混沌系统,那么通过数值计算是基本不可能预测出意识的行为的。那哲学怎么搞?社会科学怎么搞?所有建立在大脑活动上的科学研究怎么搞?难道就因为这一点是不可能的,所有研究就全部停摆了吗?

不管我们有没有能从物理学基本原理去解释意识和人的行为,思维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数学和逻辑中的现象客观存在一样。如果人们对那些现象的描述可以达到一致,我们就可以在那之上展开客观的研究:事实上一切客观的学问都是以此为基础的,连物理学也不例外。如果哲学忘了这个更高的原理,而一味地在科学中寻找基础,那它又失去了哲学就有的眼界,而更像是在“有病乱投医”:看物理学发展得好就想照搬物理学的方法,看逻辑学发展得好就想照搬逻辑学的方法,看生物学发展得好就想照搬生物学的方法。殊不知,不结合自己的情况,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就像,中国要强大,并不是生搬硬套其他国家经验就能达成的:有很多国家以为只要学习了西方的某些制度自己就能强大,但学习者众多,达成者廖廖。

36.4. 哲学的立足点

哲学之所以不能被科学取代,一大原因就是它横跨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生物学就是发展的再高级,它也不能达到内在世界:它了也许可以很好地描述大脑的运作,但究竟什么物理活动对应了意识,什么物理活动对应了概念的存储和提取,什么物理活动对应了思考,没有内在世界的对应,生物学是永远达不到的。而人对世界的一切理解都建立在内在世界或者说主观世界的活动上:比如概念的形成、概念体系的形成、对于概念的争论和思考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内在世界在形成后(当然它和外在世界经常互动),我们甚至可以去独立地讨论内在世界中的存在而不需要去考虑外在世界中的对应(如果它存在的话):逻辑和数学就是最好的例子。

内在世界发生的事情有千千万万,而绝不止逻辑和数学描述的那一部分“正确”的东西。我们虽然“看不见”彼此的内在世界,但仍然可以对其中发生的事情达到共识:比如两个人在思考同一个几何命题时,最终可以得到彼此都认同的结论。那么对逻辑和数学以外内存世界中其他的现象呢?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不管是外在世界中的现象还是内在世界中的现象,事实上都是无法否认的。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描述的内在世界中现象的认同,只是他自己的内在世界中对那个现象进行“重构”而已(如果可重构的话)。人们在学习任何理论知识时,进行的都是这样的工作。因此,我们就可以做“思想实验”,并在这基础上去获得一致的意见。这样,我们可以不单单去认识外在世界,也可以去认识内在世界,以及去思考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关系。最终,哲学要对所有现象进行统一的解释,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不管在某个体系下被认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等等。

36.5. 哲学要跳出固化思维,摆脱暴论

本应该思维严谨的哲学家,在当代却经常陷于某些偏见,甚至可以说是“暴论”:因为那些观点没有以任何方法被严谨地证明,但却好像成了无法动摇的共识。对于其他人的严格和对于自己潜在问题的无视,本身就是违反哲学的精神的。对于一切观点,不管是谁说的,进行批判性分析,才是哲学的态度。

这几十年来人们对于哲学的刻板印象是令人吃惊的,比如前面讨论过的是必须要排除语言的模糊性,必须要完全逻辑化,它的研究没有脑科学有价值,还有很多人认为的“没有可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等等,把哲学的手脚完全捆住了。应该思维严谨的哲学家抱有这些未经任何证明的刻板印象,是令人吃惊的。在这些刻板印象的误导下,他们留下了大量未开垦的、肥沃的荒地。所以我相信哲学即使在现在也是大有可为的。物理学的发展现在进入了青铜时代,哲学则可能迎向另一个黄金时代,虽然绝大部分人现在不会相信这一点。

关于我对哲学未来发展的思考,有兴趣的读者请参见《哲学的重建》《对〈哲学的重建〉的说明、补充和展望》